简介
管制信息
硝酸铅(易制爆) 本品根据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、《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》受公安部门管制。
CAS
10099-74-8
物理性质
外观与性状:白色立方或单斜晶体,硬而发亮。 相对密度:4.53 pH:3.0~4.0 熔点(℃):470(分解) 相对密度(水=1):4.53 溶解性:易溶于水、液氨,微溶于乙醇。
化学性质
在高热下则分解为氧化铅,其溶液遇硫化氢产生黑色沉淀。
作用与用途
玻搪工业用于制造奶黄色素。造纸工业用作纸张的黄色素。印染工业用作煤染剂。无机工业用于制造其他铅盐及二氧化铅。医药工业用于制造收敛剂等。制苯工业用作鞣革剂。照相工业用作照片增感剂。采矿工业用作矿石浮选剂。另外,还用作生产火柴、烟火、炸药的氧化剂,以及分析化学试剂等。
使用注意事项
危险性概述
健康危害:铅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、神经、消化系统及肾脏损害。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。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、周围神经病(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),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。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腹胀、腹泻或便秘;腹绞痛见于中度及重度中毒病例。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、贫血等。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中毒,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。对肾脏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中毒或较重慢性病例。 燃爆危险:该品助燃,具刺激性。
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 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就医。 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 食入:饮足量温水,催吐。就医。
消防措施
危险特性:无机氧化剂。遇易氧化物立即猛烈反应,着火爆炸。与还原剂、有机物、易燃物如硫、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受高热分解,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。 有害燃烧产物:氧化氮。 灭火方法: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、穿全身消防服,在上风向灭火。雾状水、砂土。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,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。
泄漏应急处理
应急处理:隔离泄漏污染区,限制出入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(全面罩),穿防毒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。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、有机物、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。 小量泄漏: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、洁净、有盖的容器中。 大量泄漏: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
操作处置与储存
操作注意事项:密闭操作,加强通风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,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,穿胶布防毒衣,戴氯丁橡胶手套。远离火种、热源,工作场所严禁吸烟。远离易燃、可燃物。避免产生粉尘。避免与还原剂接触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。 储存注意事项: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库房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包装密封。应与易(可)燃物、还原剂、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。
制备
由金属铅放入熔铅炉熔化后,用水激成铅花,再与稀硝酸进行反应,至反应溶液呈淡黄色,澄清后趁热过滤,把滤液与浓硝酸进行盐析,经静置,固液分离制得。
运输信息
危险货物编号: 51065 UN编号: 1469 包装标志: 包装类别: O52